央行加息 中小企业融资吃紧 四部委边走边看防过热
央行“动刀”了。一块石头落了地。不过,这并非市场人士所预料的那块“石头”。
4月27日傍晚,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7个基点,自2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由5.58%提高到5.85%,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这是过去18个月以来央行首次加息。当夜,瑞银亚洲首席分析师乔纳森·安德森撰写的分析报告称,加息表达了央行对信贷激增的关切,不过,27个基点,也意味着央行对整体经济形势并不担心。
此前3天,国家发改委已经连发数道“金牌”,目标锁定了铁合金、水泥和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过剩。
两大部委联手,信号相当明确。“实际上,各大部委正在集中精力防范过热。”一位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人士说。半个月前,全国人大财经委曾听取了央行、发改委、统计局和商务部等部委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
可以肯定的是,各大部委的共识在那时就已形成。问题在于,一轮新的宏观调控是否已经不期而至?
央行宣布加息两天前,哈继铭博士修订了他的研究结论。这位中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在4月21日的报告中认为,由于目前消费物价指数保持低位,上调基准利率难以达成共识。因而,央行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且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但是现在他认为,央行可能会采取继续加息的方式。他说,也不排除采取升息的方式进行紧缩,前者对银行业影响较大,后者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较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大多数投行分析师的看法。据此,一些商业银行忙着把手里的长期债券转换成短期债券,并且开始控制购券数量。在4月14日央行公布了一季度的金融运行数据之后,这样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那些天也是各大部委最忙碌的日子。4月13日和14日,全国人大财经委组织了一个经济形势分析会,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都参加了这个会议。
在那次会议上,信贷激增和投资增长过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位参加了那次会议的全国人大财经委人士说:“实际上,各大部委正在集中精力防范过热。”
按照惯例,每个季度几大部委都要给人大财经委汇报。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另一位财经委人士透露,发改委认为速度适中,但需要解决资源瓶颈和速度的配置问题;而央行更关心物价和货币供应量。
当时,对于采取何种调控方式更为合理,全国人大财经委和各大部委的官员意见也并不一致。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们曾建议,慎重使用类似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总量调控方式,而应该代之以结构性的调控政策。他们担心,这种调控政策出台,将使本来融资就很困难的中小企业更加吃紧。
实际上,宏观部门对信贷和投资的关注在3月末就已体现出来了。3月29日,全国人大财经委曾邀请各部委官员座谈经济形势。全国人大财经委人士说,针对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各方对投资反弹压力、信贷投放显著加快等问题就给予了高度重视。
而从4月中旬的那次会议来看,政府宏观部门对于物价水平并没有过多的担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涨幅为0.8%,跌至两年以来的最低点。或许正因为如此,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财经委汇报的主要内容,就是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调整。
一位经济学者称:“一旦政府放松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使其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体现出环境保护等成本,那么CPI的下降态势将立即改变。”
4月20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季报。10.2%的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认为,这个增长速度“在潜在增长区间的上限,需要引起注意”。
当日,各大投行分析师发布的分析报告均预测,紧缩政策可能在未来数周内出台,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最大可能。因为他们认为,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而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平均借贷利率都超过了基准利率。
出乎市场预料的是,央行扔下来了另外一块“石头”,选择了加息。(江汀白)
2006-05-12 来源: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