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不协调,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但仍在盲目扩张;能源、原料供给不足与消耗高的矛盾并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不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不经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
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要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控制并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
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4%、 47.3%和40.3%。
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是个必然趋势,问题是在我国农业比重下降的过程中,并没有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同步转移。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然有3.6亿人,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万亿元左右,人均产出为5550元。包括农民工在内,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有5亿人,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6.23万亿元,人均产出3.25万元,后者是前者的5.85倍。这种结构性差别导致农业缺乏进行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能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构性原因。同时,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所决定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农民购买工业品的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使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遇到障碍。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结构性问题。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的经营中增加收益;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保证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视解决工业产能过剩问题
从产品生产能力看,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钢铁、电解铝、焦炭、水泥、汽车、化纤等资源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前几年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使供给能力超过有效需求;二是市场准入规则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新上了一批技术经济水平落后的项目;三是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进入重化工业的门槛过低,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是:通过协议低价供应土地的途径,导致大量不具备资金能力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自然资源开采权和污染排放权无偿或低价取得,既没有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又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企业因此而获得超额利润但却没有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产成品库存增加、企业效益下滑、应对反倾销压力加大。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主要应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调节生产要素的配置。同时也需要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干预,避免生产过剩矛盾的加剧。应当利用供给大于需求的时机,强化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经济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社会再生产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我们既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提高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升级,改善国际贸易条件,在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导致工业生产过程超越了国家的边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可能在封闭环境中进行。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也在采取措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保护知识产权、控制核心技术转移等。必须看到,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垂直分工的低端。我国虽然是居世界第三位的进出口贸易大国,但货物出口的55%是加工贸易,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的90%左右来自加工贸易。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装备主要依靠进口,制造业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在50%以上。我们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是为了改变高新技术过度依赖跨国公司、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状况。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起步晚,技术和产业起点低。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往往通过向跨国公司转让国内的市场份额,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即通常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这能够缩小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排斥技术引进和利用外资。但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发展中国家换来的技术总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核心技术。从实践上看,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有利于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积极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社会化程度很不充分。自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仍然普遍存在。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调整产业组织方式,推进专业化分工,可以在不增加资源投入的条件下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首先,要根据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加快资源密集型工业的生产能力向大企业集中。如煤炭开采、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石油化工、火力发电、建筑材料、造纸等行业。这种集中有利于采用技术先进的大型设备,有利于上下游一体化,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治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推进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我国大多数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企业从原材料采购、铸造、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到产品组装和包装,大部分生产过程都在企业内部完成。加工组装型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小而专的小企业,就没有大而强的大规模生产。在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小而专、小而精的企业,是实现大批量、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应大力推进核心企业外部的专业化分工。
第三,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工商企业分离出来的现代服务业,如工程与产品设计、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和配送、设备租赁、技术服务、管理咨询、市场调查和分析、计算机服务、信息服务、会计和法律服务、商务与对外贸易服务等等。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具有技术与知识密集的特点,不仅能够提高生产企业的效率,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成本。
第四,要着力解决影响结构调整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市场准入规则,提供公共产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投资方向,矫正市场失灵,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维护本国的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
来源:《人民日报》 ( 2006-08-11 第02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