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网

图片
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徐冠华:利用好全球的科技资源(望海楼)



  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于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撞击。激烈的科学争论与兼容并蓄的科学宽容,往往能够引发重大的创新突破。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吸纳他人的智慧和技术优势,符合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是建立在不断扩大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的。

  全球化的环境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当代科学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通过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来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这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传统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并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积极进行国际科技合作,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涉及中国的战略利益。当人类面临共同的问题,中国的科学家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中来,这将直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取国际科技资源,其意义将来可能更加明显。近几年,我国通过参加伽利略计划等合作研究与谈判,使我国科学家快速接触到科学研究前沿,分享到世界先进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理念,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由我国科学家负责牵头、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已经启动,开创了中国科学家领衔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先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几十万出国留学人员,他们中间的许多优秀人才,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跨国公司研究开发一线。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我国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我国科学家通过参与国际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基础研究、重大疾病防治以及有关生态、环境、气候、灾害等科研领域,及时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充分利用各国的科学研究设施。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确立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科技资源的战略思想,引导国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全球化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国际大科学工程的深入发展,使我国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先进科技成就,分享研究开发资源和管理经验,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作者为科学技术部部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6-07-24 第01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