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消费金融是下一个蓝海
隐形冠军发现者:于洋 8月4日,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智库——每周一讲”聚焦“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难”今天在京举行。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咨询委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出席并发表演讲。
杨涛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去中心”在较长时期内还难以达到,但“去中心化”的尝试应该给予支持。
他认为,与其说互联网金融“去中心”,不如说“多中心”,从而弱化“少中心”的话语权失控,当“万物互联”使所有个体都有可能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节点时,或许就实现了理想的市场状态。
互联网金融创新驱动
随着技术、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金融的“去中心化”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而互联网所具有的改变人与社会、人与物信息传递方式的特性,使其天然具有“去中心”的特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是比较“中心”和“去中心”的基础。
杨涛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切入点,即是弥补现有国有金融体系的短板,包括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居民消费金融、大众化财富管理等。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正是源于弥补短板的出发点。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互联网货币、互联网支付、互联网资金配置、互联网金融风险配置和互联网金融信息管理,这些概念是进一步探讨相应的产业形态和盈利模式以及政策监管的应对环境的基础。
目前,金融体系的“高大上”仍然居于主流,在小微企业、居民的金融需求仍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背景下,我们并不需要互联网金融带来中国足彩网“大而全”的平台组织,而更需要其满足“小而美”的特征。
“虽然某些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能会具有分散化、去中心化的特点,并且能够通过特有的信息优势挖掘,更好地为'小微客户'提供服务,但客观上说互联网金融并非一定是服务小微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会出现'傍大户'的超大机构和小微机构的并立。”杨涛表示。
对于业内中国足彩网: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分析,杨涛认为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互联网金融创新,包括了新的货币或金融资产形式、新的金融中介、新的产品运营方式、新的支付手段或模式、金融与商业实体或流程的更紧密结合等。第二类是互联网金融产业政策效应,包括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对市场制度的影响、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等。
杨涛表示,虽然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金融创新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其根本动因,却一直是来自于“金融厂商”基于利润目标而进行的“金融生产函数”创新。随着金融自由化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实体部门的需求在金融创新中逐渐落到“次要位置”,“供给创造需求”成为创新的主要模式。
“去中心化”还难以达到
中国足彩网:“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业内看来,共享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与此理念相称,金融共享发展也变得更加重要,这里既包括有效支持经济共享发展的新金融模式,也包括金融自身的可持续、均衡、多方共赢式发展。发展共享金融就是通过大数据支持下的技术手段和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构建以资源共享、要素共享、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消费者主权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增长成果共享。”杨涛称。
杨涛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风险相对较高,银监会因而设立了严格的监管标准。但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就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未来市场一片蓝海,杨涛认为。
杨涛认为,我国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等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升级使得消费金融迎来爆发时刻,消费金融具有“消费+金融”的双重属性,用户不但可以享有高质量个性化产品服务消费,而且还具有潜在的赚钱机会。应该说,消费金融能够通过“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实现金融资源跨期、错期配置,还可为消费尤其是电子商务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环境。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将从投资拉动逐步向消费主导转型。预计到2018年,通过消费金融运作的消费市场达到10万亿元。消费金融市场蛋糕足够大,目前尚处于探索培育阶段,消费金融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风口”,杨涛称。
杨涛认为,需求侧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正逐渐减弱。我国政府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虽然迅速,但在涉及金融业的供给侧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发展服务业贸易方面,我国金融服务业就大有可为。世界金融强国的金融服务业出口在全球服务业出口的比重高达2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3%左右。促使金融部门成为可贸易部门,能够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进而带动服务业效率的提高。在国内居民资产配置需求方面,我国金融业能够供给的全球型资产还较少,随着居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增长,金融业还需要更高的开放程度和更国际化的视野。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金融业能够通过促进养老金融创新而有效服务于居民福利改善。在风险管理方面,金融业需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产品定价能力,有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