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一枪惊天动地,出敌不意。起义的胜利来自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得益于严格的保密措施。
1927年7月25日至26日,叶挺率第11军24师,贺龙率第20军部队先后到达南昌,准备参加起义。
当时驻守南昌的敌军主要有朱培德第五方面军警卫团,王均第3军第8师23团、24团;程潜第6军第19师57团;金汉鼎第9军第27师79团、80团,兵力总共约6000余人。为有效保证起义时不需大范围长距离调动军队,行动快速、隐蔽,当时叶挺、贺龙部队驻防地大都选择在靠近南昌城内敌军的驻地。叶挺11军军部驻在心远中学,其所属部队都驻扎在附近,毗邻敌3军23团(驻扎在贡院)、24团(驻扎在新营房),6军57团(驻扎在天主堂、匡庐中学)。贺龙的20军指挥部设在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宏道中学(子固路165号),与当时设在章江路口藩台衙门内的敌第五方面军警卫团驻地邻街,距离只有200米。
这些驻地的选择要归功于朱德同志。早在1927年1月,朱德就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转到国民革命军第3军朱培德部工作。朱德是朱培德在云南陆军中国足彩网的同班同学,以后又长期在滇军共事,交情很深。朱德到南昌后组建了第3军军官教育团担任团长,之后又担任过南昌市公安局局长。7月21日,朱德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利用职务之便,精心绘制出南昌市区的地图,并对敌军兵力部署与驻地等情况作了详细了解,为起义部队选择合适驻地(如贺龙的20军第6团,与敌营房只隔一道一人多高的矮墙,战斗起来只要翻过墙去,便可直捣敌军),秘密占据有利地形发挥了重大作用。
7月30日下午2时左右,前敌总指挥叶挺在百花洲畔的第24师司令部所在地一栋教学楼的教室内,召开营以上军官秘密会议。为了保密,会场周围布置了卫兵站岗警戒,一个闲人也不许进入,严防计划泄露。会上,叶挺强调行动前要绝对保守机密,行动时要迅速勇敢消灭敌人。与此同时,起义总指挥贺龙在第20军指挥部也召开了团长以上军官会议。宣布起义计划,下达作战任务。为了防止走漏消息,贺龙要求严格控制知悉范围。一是决定把部队中一些不可靠的下级军官换成共产党员;二是尽量缩短传达命令的时间,让下面知道起义消息,越晚越保险。
在叶挺、贺龙下达作战命令给团、营级军官后,再一级一级往下传达。连级干部7月31日晚在部队移防前才接到战斗任务。直到深夜战斗即将打响前一刻,连长才将命令传达给排长,排长传达给班长,最后才传达给战士。据参加起义的袁也烈同志回忆:“连的干部一直到队伍出发前,才接到战斗任务,得知今晚这一惊天动地的行动。他们兴奋,他们鼓舞。虽然略感时间有些仓促,但检查一下,准备工作已做得差不多了。”夜深人静后,露营部队开始活动了。首先连长召集三个排长睡在一起,小声小气地谈了一阵;然后排长又和三个班长睡在一起谈了一阵;最后班长照样和战士谈一阵。接着,大家就轻轻地打上绑腿,穿好衣服,扎好皮带;每人左臂缠上一条作为战斗时识别敌我的白毛巾。这些,全部做得很迅速、很巧妙,然后依旧躺下假睡,等待起义命令。
第20军教导团团长侯镜如在起义当晚9点多钟还没有将起义计划传达,而是告诉战士们:“上面对我们教导团的训练很重视,军长可能亲自来看我们,检查我们的训练成绩;也可能在夜里来。要是军长来了,我们就要夜间紧急集合,希望同志们注意,可不要给全团丢脸。”直到晚10点钟,他才召集大队长以上干部,宣布起义的命令和全团各队的行动部署。部署完毕,又交待了起义时间、标志和一些注意事项。最后嘱咐道:“行动计划先不要向下传达,只告诉战士们警惕性高点就行。”
从这一系列过程中可以看出,为防止起义计划走漏风声,整个传达过程十分严密谨慎,消除了泄密隐患。
另外,为了起义行动隐蔽迅速,部队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前敌委员会认真研究确定:起义的行动信号是三声枪响,口令是“河山统一”,参加战斗的指战员一律在左臂绑条白毛巾,以便识别敌我。要求各部队侦察敌情时,采取“会朋友”等方式进行。7月31日,各部队的指挥员根据本部的战斗任务,进入战斗发起地点。同时以会朋友、拜访友军等名义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敌情和作战环境进行侦察。部队换防、战前演练大多是以打野外、日常训练的名义进行。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涂国林同志回忆道:“其所在教导团驻在大营房几天,每天半夜都要紧急集合,后来才知道这是起义前的演习。”
从战斗前敌军的反应情况来看,起义军采取的保密措施是切实有效的,他们对起义消息一点都不知情。袁也烈同志回忆道:“我们部队到达敌营房附近后,派营部副官与敌部联系露营一事。敌参谋对靠近他们营房露营未加反对,而且还抄给了我们联络的普通口令和特别口令。”有了这个口令,起义军就可以毫无阻挡地进出敌营房。值得一提的是,见到敌参谋长时,他还善意提醒我们的副官说:“刚才接上级通知,说今夜城里部队移动频繁,要注意防止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们加强警戒。”从敌参谋长的友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即将开始,刚刚部署在他们周边的部队正是共产党所领导的起义部队。
1927年8月1日凌晨两点,当敌人正在睡梦中时,突然三声枪响,起义正式开始,经过4个多小时激烈战斗,全歼守敌3000余人,起义取得胜利。
南昌起义成功的保密工作,使得起义部队能顺利按照预先侦察好的目标、方向、道路,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达到了攻其不备、出敌不意的效果,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南昌起义各级将领高度的保密意识、严格的命令传达方式、隐蔽的联络方式也为后来革命战争中保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